最新版《武漢市暴雨強度公式及設計暴雨雨型》標準,12月14日,正式發布!
為科學反映暴雨特征,規范排水防澇設施規模量化計算公式,進一步提高防汛減災能力,由我公司主編修訂的《武漢市暴雨強度公式及設計暴雨雨型》標準,于12月14日正式發布。
《武漢市暴雨強度公式及設計暴雨雨型》是在海綿城市建設經驗、氣象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研究形成的。本次編寫選用統一的國家氣象站點,成果形式采用統一的暴雨強度公式及1分鐘或5分鐘時間頻率的設計暴雨雨型,克服了以往成果中降雨樣本站點不統一、成果形式不完善的缺點,標志著武漢市內澇防治工作再一次取得階段性成果。
該標準歷經兩年半,開展了多個典型城市的調研,完成了多輪成果推求。標準文本根據專家咨詢意見、各相關部門及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進行了多輪次修改,形成了最終成果。
該項目由武漢市水務局、武漢市城建局、武漢市規劃局、武漢市氣象局聯合組織,我公司牽頭主編,武漢市水務科學研究院、武漢市規劃研究院、武漢市氣象臺、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參與編制。
Q:什么是暴雨強度公式?
A:反映設計暴雨過程中暴雨強度-降雨歷時-重現期三者間函數關系的數學表達式。
Q:什么是設計暴雨雨型?
A:不同降雨歷時內的暴雨強度隨時間變化的特征,以不同降雨歷時的降雨過程線型表達。
Q:項目有哪些創新點?
A:首次給出了武漢市長歷時暴雨強度公式,并在保證精度前提下,與短歷時暴雨強度公式統一。首次提出武漢市24小時5分鐘間隔的設計雨型,填補武漢市長歷時雨型空白。
 |